祁县

招商网

祁县招商网  >  祁县招商引资

祁县招商引资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岳山北麓,汾河东岸。总面积854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2004年)。东有板山,西有白寺岭,双峰对峙,形成天然关隘,是进出上党之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因古时有“昭余祁泽薮”(长杂草的积水地带)而得名。1994年1月,祁县古城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祁县 - 历史县历史悠久,因古时有“昭余祁泽薮”(长杂草的积水地带)而得名。春秋时,祁地属晋,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现在祁县的境地,基本上是从那时候确定的。祁县战国时期,祁地属赵国。秦代,祁地属太原郡。西汉初置祁县。晋代恢复分封制,祁县属太原国,县城迁到祁城村。北魏时,祁县属大原郡。孝文帝太和年间,迁县城于今址。北齐天保七年废祁县。隋开皇十年重置县治,属并州。唐武德三年,属太州。后复属并州。金代,在县东南之团柏镇设帻州,县属之,不久帻州废,县属晋州,改祁为祈。元大德年间,复称祁县,属冀宁路。明、清两代属太原府。民国初年属冀宁道。1937年底属山西省第四行政区。解放后属榆次专区,后改称晋中地区。祁县 - 地理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北麓,太原盆地南部,汾河东岸。东与太谷县相邻,西与平遥县接壤,南与武乡县交界,北与清徐县毗连,东南与榆社县峰峦相依,西北与文水县隔河相望。祁县地当通衢,历来是山西省交通枢纽之一。古时有两条驿路通过。一条是秦陇等地北上必经之路,另一条是由晋中通往晋东南的孔道。子洪口,东有板山,西有白寺岭,海拔均在1100以上,沟宽500米,长20公里,双峰对峙,形成天然关隘,是进出上党之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祁县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2°12'5"-112°39'6",北纬37°4'5"-37°28'6"之间。平面轮廓呈东南至西北长条状。县城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山西省会太原市67公里。祁县 - 气候祁县属温暖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9.9°C,年平均日照时数26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41.8毫米,无霜期171.2天。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涝、风、雹、霜等自然灾害,以干旱现象最为普遍。祁县 - 资源河流属汾河水系。共有汾河、昌源河、滹溪河、乌马河、阎灿河、王贤河等大小6条季节性河流。多年平均地面水径流量703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934.2万立方米,允许开采量为6597.4万立方米。地势由东南渐向西北倾斜。从山地、丘陵逐渐过渡到平原。三类地区各占总面积的46.6%、12.4%、411%。山川秀丽,景色万千。山地峰峦重叠,沟壑交错,表层为土石结构,大部分为灌木覆盖,宜林适牧。丘陵地区表层为厚层黄土覆盖,粮丰林茂。平川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为主要产粮区。全县土地面积854平方公里祁县 - 行政区划祁县祁县辖6个镇、2个乡:昭余镇、东观镇、古县镇、贾令镇、城赵镇、来远镇、西六支乡、峪口乡。县人民政府驻昭余镇。邮编:030900。代码:140727。区号:0354。拼音:QiXian。2000年,祁县辖6个镇、6个乡:城关镇、贾令镇、古县镇、来远镇、城赵镇、东观镇、城关乡、峪口乡、祁任村乡、西六支乡、晓义乡、里村乡。总人口253829人,各乡镇人口: 城镇镇 30755 东观镇 41192 古县镇 30287 贾令镇 28223 城赵镇 19992 来远镇 3865 城关乡 35370 西六支乡 20783 里村乡 15813 晓义乡 10704 峪口乡 11818 任村乡 5027祁县 - 革命传统祁县祁县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9年祁县中学生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的号召,举行罢课斗争,并深入农村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1924年夏,祁县青年俱乐部成立,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和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1926年,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成立。1927年8月,组建中共祁县县委。同年秋,中共山西省委主要负责人潜居祁县乔家堡村,帮助祁县县委领导了声势浩大的工潮、农潮、学潮。全县4个区都建立了党的区委机关,并建立了16个党支部,党员发展到八九十人。当时,祁县党组织的发展速度,以及农民运动的规模,在全省居于首位。1937年10月,祁县第一支人民武装--益晋织布厂工人武装自卫队诞生。1938年4月,国民党著名抗日将领武士敏将军率领国民革命军169师,在八路军配合下,扼守上党门户子洪口,英勇出击,奋力拚杀,与日本侵略军激战6昼夜,捣毁敌军车10余辆,歼敌900多人,粉碎了日军打通白晋线的企图。1939年11月,祁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38年和1945年,八路军先后两次奇袭、强攻祁县纱厂,抢出大量布匹和其他物资。整个抗战期间,祁县是八路军前方指挥部与延安之间的通道之一,陈毅等中央领导同志曾从此安全通过。1946年2月,国共双方曾在县境内来远镇举行和平谈判。由于蒋、阎“假和真战”,致使谈判无法进行。3月11日,白晋战役打响,主战场即在来远镇罗山垴一带。阎锡山动用包括日军在内的2万兵力,南起沁县,北自东观,分兵进犯。解放区军民奋起反击,激战10余天,取得了白晋战役的彻底胜利。1948年6月,徐向前率中国人民解放军18兵团回师晋中。强攻子洪口,阎军倚为晋中屏障的“金刚岭”顷刻之间土崩瓦解。7月7日,攻克祁县城,腰斩同蒲路南北之敌。祁县人民箪食壶浆,全力支援了晋中战役。在战争年代,全县有997名烈士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祁县 - 经济祁县明清两代,祁县商业繁荣,闻名遐迩。早在明代中期以后,祁县商人便结成了财力雄厚人数众多的祁县商帮。清代以来更有了长足的发展。祁县商帮的商号票号遍布国内通都大邑,水旱码头,甚至远至俄国的西伯利亚、莫斯科,日本的东京、神户、大板,朝鲜的平壤、仁川、汉城,以及南洋各地,号称“汇通天下”。故有“金祁县”之称。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农业由过去的粮食不敷消费一跃而为商品粮基地县。水利建设稳步增加,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业生产稳步提高,农、林、牧、副全面发展。小麦、玉米单产名列全省前茅,苹果专供北京市场,养牛全省第一。工业生产由小到大,从缓慢发展到迅速增长,已形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品种多样,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玻璃、酿造、碳素、化工为全县工业4大支柱。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2002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0.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73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7.5亿元。职工平均工资8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3元。市场活跃,购销两旺。祁县 - 交通交通更加方便。南同蒲铁路东西向横贯县境,长20公里,设祁县、东观2个车站。祁临高速、国道108线、208线及大运公路纵横贯穿县境,乡村公路网络交叉。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204公里。祁县 - 社会建设祁县 祁县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斐然。勤劳勇敢的祁县人民在这块热土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辉煌,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过去已成为历史,今人须着眼未来。今日祁县,有诸多优势:地傍山西省经济中心城市太原市近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本县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利,运输业发达;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旅游资源特别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有待于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向工、副、商业转化,繁荣第三产业。然而,祁县在前进的道路上,亦有不可回避的矛盾和不利因素:人口骤增,耕地锐减;生产资金短缺,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在今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祁县人民将充分利用改革开放所提供的极好机遇,正确认识县情,科学决策,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使古老而年轻的祁县更加美丽。祁县 - 旅游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乔家民俗园、乔家花园、基尼斯之最三国演义连环画千米石刻、跑马场)→古城晋商老街→晋商镖局→渠家大院→珠算博物馆→雨楼家俬博物馆→度量衡博物馆→长裕川茶庄博物馆→罗贯中纪念馆→戴隆邦故居→九沟黄土风情园。祁县古城始建于北魏孝义帝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祁县古城以其严谨、周密的布局设计,精巧细致的建筑工艺,使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广泛关注。有关方面将祁县古城概括为“一城四街二十八巷,六十个圪道,四十个大院,万余间房室”。祁县 - 历史名人祁县自古以来就众星桧萃,名人辈出,仅明清两代,考取文、武举人就有二百八十人,文、武进士十六人,唐、汉状元各一人,在春秋时期,祁人狐偃犯曾是辅佐晋文公重耳成就霸业的心腹重臣;有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流芳百世的祁奚大夫;在汉代,有足智多谋、巧使‘连环计’的司徒王允;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忠烈侍衔史温序;两晋、南北朝时期有文韬武略、出将入相的政治家、军事家温峤、王玄漠、王僧辩;有开国元勋温彦弘、温彦博、温彦将三兄弟;还有激浊扬请、嫉悪好善的著名谏臣王珪;有初唐诗坛泰斗王绩、王勃,中唐田园诗人王维,晚唐花间派词人温庭筠;五代乱世,还出了名宰相、史学家王缚;元末明初闻名中外的大文学〔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乃祁县河湾村人氏,够人杰地灵。祁县 - 基尼斯之最千米石刻祁县民间石刻艺人袁晋生等4人刻制的千米石刻连环画——《三国演义》荣获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成为目前最多的石刻连环画。整部作品由1018块黑色花岗岩组成,每块花岗岩高82厘米,长100厘米,平均厚度2厘米,单块重量52公斤,总重量为52吨,采用由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绘画本作为蓝本,雕刻技法以平面线雕和平面阴刻为主。作品共出现人物5000余人次,舟车马匹800余件,文字说明8万多字。 该石刻陈展在祁县乔家大院景区祁县 - 荣誉称号1994年1月3日,国务院公布祁县为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祁县跻身全国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2002年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3年3月,被省统计局农调队确认为“三晋养牛第一县”。2003年6月,被国家农业部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正式认定命名为“中国酥梨之乡”称号。2004年2月7日,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县”的荣誉称号。2004年11月,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玻璃器皿生产出口基地”特色区域经济品牌称号。在2004年十一月二十日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果菜产业发展论坛会上,我县被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等单位授予全国梨产业十强县殊荣。200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在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团建先进县表彰大会上,祁县荣获全国团建先进县称号,这是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2005年1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行风评议工作先进县”。2005年8月3日,被省综治委、省人事厅表彰为2001-2004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县。2007年5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确定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2007年9月,山西省民政厅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的牌匾。2009年12月19日,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林业建设突出贡献奖”称号。祁县 - 祁太秧歌祁太秧歌表演宋、元以来,乡间流传之词调俚曲甚广,因其曲调优美,易学易记,由明及清,代代传袭。因受流传区域内方言音韵的影响,逐渐形成以祁县、太谷为中心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方剧种,初无剧种专名,笼统地称之为“秧歌”,1951年榆次专署在祁县成立“祁太秧歌研改社”,组织各县艺人作秧歌研改,后录入《中国戏曲辞典》,正式定名为《祁太秧歌》。秧歌词名俚俗,向为封建文士所鄙薄,清王朝省抚屡下禁令,民国八九年间亦下令禁演,但因多反映凡人琐事,有深广的社会基础而盛传不衰。最初之秧歌曲主要用于元宵社火,略事化装,随社火队在街头演唱,所以也称“过街班”或“踩街”。无故事情节,句式多十字或七字组成,分上下句或四句,末句重复。祁地秧歌何时登上舞台已代远无稽。刘文炳在《徐沟县志》提到“在乾、嘉、道、咸、同晏安耽逸时,每属春正,村村农夫作土剧,谓之‘秧歌’,同、光以下,人穷物绌,而邻县销富地方,异军突起……”,时所指的邻县当指祁、太等地。孟 封乡尧城村舞台壁记证实光绪论十四年祁太秧 歌曾于该地演出,说明至少在清光绪初祁地已有颇具规模的秧歌班。但由于艺人多为农民组成,农闲则聚,农忙则散,故有“七月班”之称。民国时期,秧歌发展倾向有二:一种有文士介入语句结构较为严谨,上演剧目大多反映生产劳动、家庭伦理等内容,如谷恋村“易俗社”之《锄田》、《劝吃洋烟》、《同恶报》等;另一种之编剧则迎合低级趣味,事涉淫邪,如在日军占领期间,出现的《大吃醋》、《十家排》、《补凉袜》之类剧目。1945年后秧歌趋于消沉。建国后,祁县以刘焕玉为首的老艺人自觉地抵制了秧歌剧中的不正之风,自编自导新剧,文化馆副馆长薛贵棻为挖掘与抢救这一泥土气息极浓之地方剧种,组织人员深入农村采风,记录曲谱,抄写剧本,各以百计。他主持的“祁太秧歌研改社”,为秧 歌改革提高、推陈出新,做了大量工作,使秧歌以正式地方剧种立足于艺术之林。县境内各种秧歌团体纷起,以旧调唱新戏,十分活跃,。50年代,县境内有村办秧歌剧团71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体,秧歌禁演。1980年,丰泽、北岗头等村由个人组建班社、延师教徒,秧歌重又兴起。祁县 - 社火社火是祁县人民渲泄欢快情绪的一种街头表演艺术,自娱自乐,粗犷豪放,集音乐、舞、美、技巧、武术于一体,贴近生活,经久不衰,成为盛世元宵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主要文化生活。具体形式有龙灯、背棍、撅棍、顶杆帆、火流星、 抬扛箱、高跷、狮子舞、二鬼摔跤、张瓮背张婆、竹马、牛斗虎、旱船、刘三推车、抬轿、刀舞、棍舞、打花棍、踩街、月明和尚逗柳翠、扑蝴蝶、钻钱鬼、红鞋前程、彩车等。祁县 - 文物古文化遗址梁村遗址 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梁村。1953年村西崖层断面上出露灰坑,地面裸露陶片等遗存物,面积约2平方公里。1955年9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协同当地作定点探掘,出土陶、石、骨器多件,有陶鬲、石斧、骨镞、蚌刀等,确认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物。196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峪口遗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峪口村西,地面发现灰陶残片,属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物。面积范围长800米,宽500米。北团柏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15公里北团柏村,村北50米崖上,暴露灰坑层,发现泥质灰陶、夹沙灰陶、红陶、彩陶、磨光黑陶等残片多件,齿化石一枚。属龙山文化遗物。鲁村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18公里鲁村。村东昌源河之滨,长800米,宽1000米的范围内,发现灰坑与灰陶残片,据考证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物。村南临河暴露有窑坑,遗有煤渣,经初步考证为宋代冶炉遗迹。梁家堡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5公里梁家堡村西南,长1000米,宽700米的范围内,距地表1米深处,发现绳纹灰陶片,采掘到陶盘、罐、豆、鬲等标本,经考证为商代遗物。温曲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5公里温曲村。村东采集到大型三足瓮及其它灰陶片,属龙山文化晚期到商代之遗物。村西曾有陶器及青铜器出土,属汉代遗址。范围约500×250米。祁城遗址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3公里 祁城村。祁城村为晋武帝时之古县治遗址。村东北距地表1米深处,采掘到灰陶罐、钵、豆、盘等器物,绳纹图案,据考证为商到东周时期遗物。古墓葬祁奚父子墓 位于县城南3.5公里阎名村北,墓高4.5米,直径4.7米。现封土平毁,未开掘。1965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赵襄子墓 位于县城西2公里常家堡村北,三墓呈鼎足之势,封土高大,1976年平田整地摊毁。其中东一墓摊时坍塌。墓穴有1大室,12小室,互相间有墓道相通,未开掘,亦无随葬物出土。此墓于1965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允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修善村围堰内。原墓高2米,东西宽7米,南北长10米,并有石碑、石桌,1957年摊毁。1987年复置封土及石碑、石桌。温序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修善村西北,旧有东汉护羌校尉温序之墓石碑。唐邕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位于县城东南6公里大韩村东南,旧有北齐晋昌王唐邕之墓石碑。周党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南偏东6公里小韩村东,封土已无,仅留有“汉处士周党墓”碑一通。温大有、温大雅墓 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在县城东北1公里会善村,大有墓在村西北,大雅墓在村东南。两墓封土已平,但未开掘。祁城古墓群 1993年春,祁城村村民在西坟台垣地取土时,于距地表5米深处发现方形竖土圹墓穴,并掘得石圭、双耳园形鼎、壶、豆等多件。经初步考证器物具战国时赵国之特征,由县文物管理所收藏,并封管其地。石窟、石刻、石碑子洪石窟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17公里子洪村东南山腰,据康熙四年《祁县志》载,这一带曾有千佛洞之称,现存石窟13孔,已严重风蚀,雕有佛像300余尊,略现痕迹。石窟作不等距双层排列,上层南窟内坐像1尊,立像2尊,面部虽已风化,但头上道冠仍明显。石佛窑摩崖造像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44.5公里石佛窑村东南山崖,雕有坐、立像人物50尊,高者70厘米,30厘米,个别风蚀,多数完整为隋代石雕。唐河底摩崖造像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38公里唐河底村,有3处摩崖石雕,共11尊佛像人物。严重风蚀残损,但形态轮廓仍可辩,据鉴定为隋代石刻。石碑 所存者102通,分存于39个村,其中较完好者51通。石牌坊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白圭村南,4柱3间,全石结构,高7米。柱呈方形,梅棱角。夹柱石雕狮,枋垫板为青石,花牙雀替皆镂空,脊上有兽吻,大象立体雕,柱、枋各以阴阳刻纹雕饰文字,为清咸丰封赠王氏之贞节坊,保存基本完好。石门雕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县城段家巷原“长裕川茶庄”旧址,其门为嵌入式四柱三间青石牌坊:最上层雕聚珍、进宝、招财、利市4仙官像,再下为赵公明财神像,正门额匾“茀禄尔康”,两侧展卷式匾为“恒其德”与“乐循理”,分别为楷、篆、隶三体。古树县级重点保护单位古树有9处11株,城内西关、北关、小东街,城关乡地南村、晓义乡张家堡,古县镇涧壑村均为槐树,其中西关古槐,围匝5米,树上钉有木牌,记叙清乾隆十八年(1753)槐树复活情节。另温曲有古桧,峪口有古松,马家堡有古楸。桧、楸在祁县已为稀有树种。古庙兴梵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东观中学校内。始建于宋天圣三年(1025),原址西管村,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迁移今址,留存大雄宝殿,塑像已毁。文庙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祁县中学校内。始建于金代大定年间,明嘉靖二十八年(1523)年迁建今址,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今存大成殿、崇圣殿、东西两庑、泮池及状元桥,均保存完好。洪福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10公里梁村。元大德三年(1316)建,前殿、过殿、后殿、耳殿及两庑均存。狐神庙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贾令中学校内,为纪念晋国卿狐偃而设,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耳殿、东西两庑殿、戏台等基本完整,神像已毁。泰山庙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南12公里郜北村,建于清初,大殿完整,神像已毁。关帝真武庙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东北8公里谷恋村,建成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分前、后殿,前殿关圣,后殿真武。门庭两侧为重檐四角攒尖亭式钟鼓楼,造型别致,后殿内壁以宣纸裱褙,书法墨迹尚存。关帝庙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4座,在晓义、程家庄、王贤、张庄北4处。古塔子洪村舍利塔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属喇嘛教塔。高11米,须弥座呈六角形,直径3.8米,砖石结构。塔身面东开“眼光”门,佛像已不存,再上为“十三天”,圆盘以上残损。祁城村琉璃塔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元代,为仿木构楼阁式绿琉璃塔位于祁城村中。高5米,直径1.2米,台基石呈八角形。塔身9层9檐,面上有莲台坐佛900余尊,塔顶壶盖形,尖端有三叉状铁器为避雷装置。新寨村墓塔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砖石结构,通高8.5米,13层,圆形,基径2米,塔尖为石制球形穹隆。今基本完整。胡累村墓塔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塔身通高6米,基座高1.4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脖单条砖4枭4混,塔身实体9层9檐,中上层砖雕花卉动物,穹窿顶上有石圆球尖。基本完好。洛阳村砖塔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有3座,现存2座,均高11米,直径3.5米。13檐层,实心,穹窿顶。东塔石门镌有“明隆庆元年仲秋吉日”字样。塔身已略倾斜。河湾村镇河塔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塔通体实心。高6.5米,6角5层。中层西北--东南向有穿心拱门。塔之东有铁牛、卧姿,长1.6米,基座与塔身相连。
招商热线:400-116-9096
投资指南

祁县位于山西省中部,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太岳山北麓,汾河东岸。总面积854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2004年)。东有板山,西有白寺岭,双峰对峙,形成天然关隘,是进出上党之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悠久,因古时有“昭余祁泽薮... 更多

投资祁县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榆次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寿阳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灵石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晋中产业扶持政策

    祁县土地出租出售     祁县厂房出租出售     祁县仓库出租出售     祁县写字楼出租出售

    祁县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16-9096,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16-9096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资金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